塑料是以小分子單體為原料,通過聚合物反應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苯乙烯等。由于塑料具有重量輕、強度大、抗沖擊性好、透明、防潮、美觀、化學性能穩定、韌性好、防腐蝕、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包裝領域。近年來,隨著包裝工業的發展,對于塑料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2015年僅是食品包裝使用的塑料就已經在2000萬噸以上。為了賦予包裝材料更好的性能,提高其彈性、抗靜電性、抗氧化性、熱穩定性、光穩定性等,聚合物添加劑經常被添加到塑料中,如抗氧劑、光穩定劑、增塑劑等。
塑料包裝材料帶來的風險
塑料包裝材料對于其包裝的內容物來說并不是完全惰性的,在包裝材料與食品和藥品在長期直接接觸的過程中,包裝材料中釋放出的化合物會污染其中內容物從而影響其性質和品質。這種從包裝材料向包裝內容物的傳遞或轉移的過程就稱為遷移。正是由于這種遷移行為的發生,包裝材料可能通過人體飲食或給藥,而為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潛在的威脅。食品藥品塑料包裝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主要來自:一,塑料中的添加劑及小分子單體的游離并遷移到包裝材料內部從而給食品藥品帶來污染:二,是包裝印刷過程中使用的油墨及溶劑殘留物會帶來污染;三,復合包裝中用到的膠黏劑和稀釋劑會導致食品藥品污染。
塑料包裝中的有害添加劑
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增塑劑是被消耗最多的增塑劑,暴露于高濃度的PAEs下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的正常功能,尤其對新生兒智力和發育期的器官的影響最為明顯。
抗氧劑:最為常用的抗氧劑有Irganox 1076,Ethanox 330,Irganox 1010,Irganoxl68,BHT等。酚類的抗氧劑屬于環境激素類,能夠在人體內蓄積,帶來潛在的危害。
光穩定劑:最常用的有受阻胺類光穩定劑、苯并三唑類光穩定劑等。受阻胺類的光穩定劑,如2,2,6,6-四甲基哌啶衍生物能夠有效地穩定自由基且能夠通過循環反應過程再生,但是它自由的氨基基團被證實具有一定的毒性,胺類對DNA作用中間體具有代謝活性因此可能會致突變或致癌。
阻燃劑:有機阻燃劑是以鹵系、磷氮系、有機硅系為代表的一些阻燃劑。在阻燃劑中,溴系阻燃劑和磷酸酯類阻燃劑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市場上超過175種不同類型的阻燃劑中有至少75種是溴系阻燃。已經有大量文獻報道溴系阻燃劑對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具有危害,如體內蓄積阻礙大腦和骨骼的正常發育、在材料燃燒時其中添加的溴系阻燃劑會釋放出二嗯英等致癌物質、影響內分泌系統等。
光引發劑:用于塑料或紙塑復合包裝材料的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中就常見光引發劑的殘留,當包裝材料用于包裝食品時,隨著與食品的接觸時間的增加,殘留的光引發劑會從包裝的外層遷移到包裝內層從而污染食品,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染料:已經有報道證明約49種染料都具有致敏性,其中三分之二是分散染料,容易引起接觸性皮炎。另外,一些偶氮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可能會與人體代謝釋放的成分發生還原反應產生致癌的芳香胺類化合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膠黏劑:用作膠黏劑的化合物種類有很多,包括:丙烯腈、丁基羥基甲苯、氰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二硝基甲苯等。這些在膠黏劑中使用的物質會帶來一些健康危害,如丙烯腈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甲苯、二甲苯等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刺激呼吸道;二甲基甲酰胺可能會引發肝功能的損傷;丙烯酰胺、二硝基甲苯具有致癌性。
溶劑殘留:常用的有機溶劑有醇類、乙二醇醚、酮類、酯類,通過調節有機溶劑的種類和用量可以調節油墨的黏度和揮發的速度,以適應不同的印刷要求。雖然在印刷的過程中,溶劑會有揮發,但是在塑料中依然會有一部分殘留溶劑通過與食品或藥品接觸而遷移到其中,容易造成有機溶劑的殘留超標。
食品和藥品的安全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如何快速準確地測定食品和藥品中的污染物以便準確評價其安全性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在食品和藥品的生產和儲存的過程中對其所使用的包裝材料的安全性進行評價也是食藥衛生安全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塑料包裝材料的種類繁多,食品和藥品的基質較為復雜,前處理過程較繁瑣、待測分析物的含量較低,傳統的分析手段分析時間長等問題制約著食品藥品的安全性分析。因此發展快速、簡便、準確的分析與評價食品藥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方法以監控食藥的安全和應對突發性的食藥安全問題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