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天都接觸各類帶菌的物體,如電話、洗衣機、電腦、電器開關等,它們都會成為細菌的污染源和疾病傳播源。為此,研究者們設計出了一種抗菌塑料,為什么叫抗菌塑料呢?因為它主要就是通過在普通塑料中添加了抗菌劑,是能抑制或殺滅作用的塑料。
抗菌塑料的抗菌效果就是來自添加的抗菌劑有關,在不改變塑料的常規性能和加工性能前提下,起到抗菌功效。應用于塑料制品中的抗菌劑可分為無機、有機、天然和復合等幾大類。
無機抗菌劑:主要包括元素、氧化物和多種化合物,現有的無機抗菌劑主要以銀、銅、鋅等離子和一些納 米材料為主(如納米二氧化鈦等),對于銀、銅、 鋅金屬而言,它們主要是以離子狀態存存的,通過離子交換或其他形式與載體結合,由于這些金屬離子與細菌或霉菌活性中心的強結合能力而具有抗菌功能。
有機抗菌劑:主要有香醛、乙基香草醛類化合物、季胺鹽類和雙胍類。此外,甲氧苯青霉素、醇類、酚類、有機金屬類、吡啶等也可作為抗菌劑,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殺菌效果。抗菌機理為抗菌劑與細菌、霉菌的細胞膜表面陰離子結合,或與巰基反應,破壞蛋白質和細胞膜的合成系統,抑制細菌和霉菌繁殖。
天然抗菌劑:天然抗菌劑卡要從動植物中提煉、精制而成,如薄荷、檸檬葉等的提取物,蟹和蝦中提煉的殼聚糖等。殼聚糖是甲殼素的脫乙酰產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其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濃度值為0.05%~0.1%。此外,殼聚糖對植物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對于殼聚糖的抗菌作用,普遍推測主要有以下兩種機理:一種是殼聚糖分了中的-NH3-帶正電,吸附在細胞表面,一方面可能形成一層高分子膜, 阻止了營養物質向細胞內的運輸;另一方面使細胞壁和細胞膜上的負電荷分布不均,破壞細胞壁的合成與溶解平衡,溶解細胞壁,從而起到抑菌殺菌作用。另一種是通過滲透進入細胞內,吸附 細胞體內帶有陰離子的物質,擾亂細胞正常的生理活動,從而殺滅細菌。
![]() |
抗菌劑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及其與塑料的相容性是制備抗菌塑料的關鍵。為了使抗菌劑與塑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應對抗菌劑及抗菌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再復合制備抗菌塑料。
![]() |
抗菌塑料廣泛應用于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